老北京人一致喜欢的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精选
炒肝
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,汤汁油亮酱红,肝香肠肥,味浓不腻,稀而不澥。“炒肝儿”是由宋代民间食品“熬肝”和“炒肺”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,以猪的肝脏,大肠等为主料,以蒜等为辅料,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。市面上也出现了以炒肝儿为说词的俏皮话,如责骂人时说:“你这人怎么跟炒肝儿似的,没心没肺。”讽刺互相残害的人与事则说:'猪八戒吃炒肝,自残骨肉。”
注意:所谓炒肝并不是炒的,而是煮出来的,而且除了肝,还有肥肠,肥肠一般还比肝更多一些。最后放淀粉,因为比较浓稠,要不停搅拌,还是挺有“炒”的感觉的。
北京人传统吃炒肝并不用汤匙筷子,而是整碗端起来喝。(从前若有人吃炒肝用匙筷,老北京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必为外地人。)讲究沿碗周围抿并要求搭配着小包子一块吃,但现在吃炒肝早已没有那么多讲究了。
锅贴
锅贴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,制作精巧,味道精美,多以猪肉馅为常品,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。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,一般是饺子形状。
相传当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饺子,但是一旦凉了就不肯吃了,所以御膳厨房得不停煮出热腾腾的饺子,还得把冷掉的饺子丢掉。有一天太后到后花园赏花闻到宫墙外传来一阵香味,于是好奇地走出宫外,看到有人在煎煮状似饺子,面皮金黄的食物,尝了一口后,觉得皮酥脆馅多汁,相当美味。后来才知道,这是御膳厨房丢弃的饺子,因为凉掉了皮粘在一块,不容易用水煮,所以才用油煎热着吃。
“门框锅贴店”所在的门框胡同曾经繁盛一时。最盛的时候,任何能想起的背景小吃老字号都在这里驻扎,是北京城历史上最繁荣的小吃街。
褡裢火烧
褡裢火烧是一种北京常见食品,用面片装入馅,两面折上,另两面不封口,放入油锅煎熟。因其长型,有时对折。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,故名。其口味类似锅贴,但形状不同。
“左邻右舍褡裢火烧”,褡裢火烧做得很干净,馅儿也足,粥也免费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爆肚
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,为回族同胞经营。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。过去和现时,每当秋末冬初,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。北京天桥有“爆肚石”,门框胡同有“爆肚杨”,还有“爆肚冯”、“爆肚满”等最为出名。但这里还有另一家老字号——“东兴顺爆肚张”。这家店的环境好,干净,墙上挂着字画,屋里窗明几净。“传统风味”。虽然“南方人可能吃不惯”,但北京人都说“特好吃”,“不去吃一回都不算北京人”。好食荤者“前往一尝,也不会后悔”。只是地方“小”,“经常没有位置”,“千万别去晚了”。
豆汁
提起北京小吃,首先让人想起豆汁。北京人爱喝豆汁,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。可第一次喝豆汁,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,捏着鼻子喝两次,感受就不同一般了。有些人竟能上瘾,满处寻觅,排队也非喝不可。《燕都小食品杂咏》中说:“糟粕居然可作粥,老浆风味论稀稠。无分男女,齐来坐,适口酸盐各一瓯。”并说:“得味在酸咸之外,食者自知,可谓精妙绝伦。”
焦圈是一种北京特有的炸制食品,碗口大小,形似西方的炸面包圈,但口感更酥脆。可贮存十天半月,质不变,酥脆不皮。焦圈常作为另一种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。
“老磁器口豆汁店”的豆汁儿绿绿的,酸味足,焦圈脆脆的,咸菜免费。可以焦圈蘸豆汁儿吃完,然后把咸菜都放到豆汁儿里一起吃下去,美味极了。
酱肉
这绝对是胡同深处的清真小店,貌似也叫什么“李记酱肉”一类的。烧饼夹肉非常好吃,属于吃下两个肚子死撑死撑的那种强悍的分量与味道的。烧饼香,芝麻足,夹的酱肉也很香,配上一碗鸡蛋汤或是羊杂汤,绝对吃得很舒坦。这家店很简陋,就是一小铺子。夏天会在墙边上摆几张桌子,但是生意真的很好,据说再早只能找个墙角蹲墙角吃。
热门线路推荐
-
【去青岛必去的景点】青岛崂山一日游|报价 去崂山…
¥1420起
-
<泰山曲阜山水圣人三日游>|报价 去泰山旅游价
¥1420起
-
烟台 威海 蓬莱 青岛三晚四天游|报价 烟台接船去…
¥1420起
-
青岛去烟台蓬莱威海二日游|报价 青岛半岛两日一…
¥1420起
-
青岛到海南旅游报价 三亚进出海南双飞五日游
¥1420起